来源 | 梧桐下的光影
3月6日,江苏淮安一名男子患口腔癌,就诊后发现颌骨的肿瘤已侵犯了整个下颌骨,必须切除。为保证外形和功能都正常,医生根据3D打印的下颌骨模型,对腿部腓骨进行截骨、塑形,完成下颌骨重建。
首先对患者的颌骨用影像技术照下来,然后采用3D打印技术来设计重建手术的导板。利用导板对腓骨进行重新塑形,塑造一个颌骨的形状,然后对患者进行颌骨重建。据悉,进行过重建手术后,该患者已经恢复良好并且咀嚼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
新闻原文请点击:《科技的力量,男子患口腔癌,医生用3D打印为患者换新下巴》。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位大咖给出了专业的看法: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医学研究院教授
上述应用在这例手术中得到了完美体现。除此之外,这个手术的独创性在于,医生不仅仅将上述3D打印技术用于手术,他们进一步利用3D打印的模型,对取下的自体腓骨瓣进行塑形,然后植入到下颌骨手术切除肿瘤后的缺陷部位,还进行了血管的吻合,大大提高了植入体的存活概率。
当然,对手术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进行随访确认。采用3D打印技术用于自体骨移植的报道还很少见。采用3D打印技术利用人工材料制备植入人体的植入体进行组织和器官修复的报道不断出现,例如用钛合金,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下颌骨, 颅骨等缺陷修复体等已见诸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中了。
金石三维董秘,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3D打印的截骨手导板可以很好的将手术前的设计方案带入手术中,医生通过导板可准确的确定截骨角度、引导内固定安装,精准定位。将3D打印技术引入整复外科,用于协助颅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模拟,有效的解决了软组织形态结构的三维重建,颅骨、颌骨、眶骨等复杂三维结构的定位、移动及重建等,3D打印在肿瘤切除方面的应用,也体现了他的优势,通过获取患者患者的肿瘤块3D数据,根据3D打印1:1高仿真模型,进行术前模拟,制定多种手术方案,选择手术最佳路径,减少手术中反复透视,辅助真实手术,更好地保护动脉及神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除此之外,更值得期待的应该是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器官移植领域。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各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人数增多,器官移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移植领域最大的困难已经不是移植技术,而是供体来源不足。假如3D打印技术可以生产精确的器官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加上活组织培养重建器官功能,达到器官功能的部分代替,可能是解决器官移植供体来源不足的新途径。科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器官模型上种植、培养活细胞,并且使之代替部分器官的功能。我们期待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革新。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